在精密鑄造中,蠟模制作是關鍵的環節,其質量直接影響到鑄件的精度和表面質量。以下是蠟模制作的關鍵要點。
首先是蠟料的選擇。蠟料應具備良好的流動性、收縮率低以及強度適中的特點。常用的蠟料有石蠟、硬脂酸、聚乙烯等,不同成分的蠟料配比會影響蠟模的性能。例如,增加硬脂酸含量可提高蠟模的硬度和表面光潔度;而適量添加聚乙烯能改善蠟料的韌性,減少蠟模在成型和脫模過程中的變形與開裂。根據鑄件的具體要求和生產工藝,調配蠟料成分至關重要。
模具設計與制造也不容忽視。模具的精度決定了蠟模的尺寸精度,因此模具型腔的加工精度要達到微米級。同時,模具的結構應便于蠟料的填充和蠟模的脫模。例如,合理設計脫模斜度,既能保證蠟模順利脫模,又不會影響蠟模的尺寸精度;在模具表面進行拋光處理,可降低蠟模表面粗糙度,提高表面質量。
蠟模成型過程中,溫度和壓力的控制十分關鍵。蠟料的注射溫度需根據蠟料特性精確設定,溫度過高,蠟料流動性過大,易導致蠟模產生飛邊、變形等缺陷;溫度過低,蠟料流動性差,可能造成蠟模充型不滿。注射壓力同樣要適宜,壓力過大,會使蠟模受到過度擠壓而變形;壓力過小,則無法保證蠟料充滿模具型腔。
蠟模成型后,還需進行修整。檢查蠟模表面是否有缺陷,如氣泡、縮痕等,對于微小缺陷,可采用修補蠟進行填補;對于較大缺陷,需重新制作蠟模。同時,對蠟模的尺寸進行測量,若尺寸偏差超出允許范圍,可通過打磨、修整等方式進行調整。
此外,蠟模的存放環境也有要求,應存放在溫度和濕度相對穩定的環境中,避免因環境變化導致蠟模變形。